2023年8月27日 星期日

早自習檢索練習(Retrieval)的設計思考

[DfC 2]We See 新世代學習動機不足,專注力不夠以及「早自習以自主學習取代考試」、「校務行政數位化長期追蹤資料庫(學生獎懲系統/班級務系統/競賽管理辦理/學生輔導資料等)」的政策趨勢,We Think & Do  導入「早自習檢索練習(Retrieval)」、「福和翰林雲端學院」 訓練監控調節、反思改善, We Get 不斷改進,能促進學會學習,有效增A減C與鍛鍊自主學習能力,以及適應數位教育管理能力。

 

考試是有效的學習策略,要把考試看成是檢索練習(Retrieval:一是能告訴你什麼是你知道的,什麼是你不知道的,加以改進與加強;二是回想已經學過的東西會讓大腦重新鞏固記憶,強化新知與已知之間的聯繫。



一、福和早自習,AEIOU!  早自習檢索練習(Retrieval)的應用步驟


福和雲端學院的應用步驟




與九年級同學的第一堂課(學會學習)














 

2023年5月25日 星期四

中山。再見

 中山。再見

《小王子》教會我的事:正因為你為玫瑰花所花費的時間,才讓玫瑰花變得如此重要


我常想中山之於我的緣分是什麼?蝶與花,或許是一個合適的比喻︰蝶因寄花而食,花因蝶而繁衍,共生共榮!世情沒有永遠的停留,終於分頭走。繼99-5「貢寮」星球、104-8「中山」星球,112即將啟程前往「福和」星球,不同星球的人都提供我去認識他人與自己的契機,去遇見不同光景,去珍愛彼此用心馴服獨一無二的玫瑰。


    感謝中山的前輩師長,累年耕耘奠基富沃的教育土壤,讓我可以奢華的想像與創造,給予孩子們可以自主學習、自律生活的多元舞台。


    感謝鴻濤、玟、國訓、妃妃、賢成、淑菁、啓烽、柱吉等任內家長會會長、歷屆中山榮譽會長們、中山顧問群、家長夥伴及志工好友的全力相挺,共同實踐與堅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長勝思維的教育理念。


    感謝各界先進好朋友、企業賢達以及學區友校協力共創最優質「板橋學習村落」,滋養中山教育共同體,成為新北最受家長肯認的國中學校。


    感謝中山全體夥伴們,因為大家的願意與專業同行,我們共同寫下了許多紀錄與故事,也唯有揮汗如雨扛著責任向前行,才能把記憶深深地印在心裡。其實,教育本就是崇本務實的工作,沒有什麼了不得的成就好說嘴的,很奇妙,每次提及中山孩子,我內心都有莫名無敵驕傲,因為我們主張「學習力」、強調「生活力」、重視「國際力」、善用「智慧力」、講究「人文力」,造就「自發的終身學習者」、「共好的卓越領導者」以及「適性揚才的一流公民」的中山學子圖像。深以大家為榮!


「任何馴服,就得冒著流淚的危險」,精彩繁華背後,都是數不清額外的付出與犧牲,大家多辛苦了!真是要謝謝大家對我的包容與諒解,君武向您們敬禮啦。當蝴蝶能展翅遠行,牠腳下的花粉才能四處遠播,不敢或忘我曾與中山同呼吸共命運,總有幾次感動,願意拿全部的力量去銘記;總有幾段回憶,願意拿無數的夜晚去複習,有機會再轉化開展中山教育能量,嘉惠更多莘莘學子。未來也請大家繼續支持中山教育,讓中山持續超越中山。

最後,再一次感謝大家。理應我該與中山長輩、親師長們及好朋友一一辭行道別,好表達這八年照顧與支持的感謝之意,只是離別情愫作祟固執,選擇揮揮手說再見,若有失禮之處,多請見諒!


珍重再見!



2023年4月4日 星期二

AI世代的生存新法,從課堂微改變出發 —解讀促進自主學習課堂的內在寶藏

 AI世代的生存新法,從課堂微改變出發

—解讀促進自主學習課堂的內在寶藏

 

AI刻正掀起巨型典範移轉,近期從PGCUGCAIGC生成模式轉型,持續透過深度學習的AI勢必越來越強悍、帶來增幅越來越迅速。從正面來看,科技解放了學校教育的自由。倘若大人還無法醒覺到目前教育的盲點,成人世界會限制想像力的飛躍以及潛能開展的可能性。倘若我們也不進行根本性與最大可能的尋思對話,任何的改革推動都會在「製造問題」與「解決問題」之間撞牆找不到出口。「提問」可以引導我們去探究思考整體社會的脈動、隱藏於現象背後的意義,進而見樹見林的適應與調整。

l   提問一:「現在,眼前發生了什麼事?」

l   提問二:「面對越來越快的世界,學校學習課堂要如何微改變?」

l   提問三:「未來又會發生什麼?」

l   提問四:「面向未來,哪些核心素養或關鍵能力才是重要的?

l   提問五:「如何企達成功人生與理想社會?」

數位科技巨獸正在重新定義『學習』這件事:站在教學端,AI小老師會逐步取代經師角色,學習歷程數據平台會轉進分化傳統教學經驗;站在學習端,突破學習模式的時空限制、聯繫深度學習的夥伴關係、促進學習內容豐富生動、增潤學習工具與多元方法、支持學生在課堂內外自我管理學習的能力等,這些巨變也為我們帶來多元與各種進步的機會,引領我們踏上發現之旅。惟,我們不僅聚焦於新經濟工作成分分析,更強調學生在科技經濟社會以及面向未來所需的終身學習能力。

過去課堂我們固著編訂的教材內容、依賴教師的教,就像每一場有限賽局,固定規則、固定對手、強調競爭與勝負。但是孩子的未來卻是無限賽局,沒有固定規則,沒有固定對手,究竟什麼是成功也不斷重新定義。未來是充滿不確定性,但我們可以保持開放,並做好準備。課堂的學習設計轉化是關鍵,統合「Unlearning vs. Learning」、「素養vs.能力」、「思考vs.接收」、「跨域vs.領域」、「後設認知vs.認知」、「評量vs.考試」、「非認知能力vs.認知能力」、「新成功vs.成功」等發展與回溯的進化發現旅程,持續豐富新樣態與賦予新意義的促進自主學習課堂。

一、Unlearning vs. Learning」:回溯傳統「有教才會,不教不放心」的教師巨人心態,導致填塞知識或活動熱鬧的課堂風景迴圈;「改變」一定「伴隨著批判思考」,舊經驗不歸零或Reset就不易發生新學習連結;Unlearning是先把變得僵化的知識打散,然後擺脫過時的思維、技能和工作程序,才能重組知識與經驗。因此,促進自主學習課堂主張「更多為學生而教,而非一直趕進度」。

二、「素養vs.能力」: 回溯傳統「學用落差、去脈絡化學習」的代工式教育,已無法整全支持個體健全發展及因應生活情境需求;素養不僅強調知識與技能的習得,更涉及「自我調節」來動員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以符應VUCA世局的需求;素養不能透過直接灌輸,而是「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包括團隊工作、田野調查、發展想法、生活情境評析、科學方法應用及問題解決等;讓學生在真實情境與體驗歷程當中發展更多有用知識,透過靜態涵育與動態發展來「去脈絡化」完備學科素養及跨領域核心素養。因此,促進自主學習課堂重視「更多激發學生熱情,而非使學生產生對失敗的恐懼」。

三、「思考vs.接收」:回溯過往「我說、我們做、你做」教學進程,導致學生模仿老師(「慢想vs.快思」),抑制高階思維,我們學生對於要完成教師或教科書所交代的任務很在行,但是對於自行發現問題或解決問題就比較掙扎;另一方面,往往深刻的真理不見得能夠一目了然,必須回到每個主體的個殊性,透過不斷地互相碰撞經驗(「發散vs.收斂」),以及「宏觀和微觀探究」來引發與維持動機,發展出自己的經驗知識,才會陶養成為自身的素養。因此,促進自主學習課堂主張「更多提出激發思考的問題,少些提供現成的答案」。

四、「跨領域vs.領域」:回溯傳統「知識至上、學科領域界限分明」的學科本位學習,已無法回應創新與決策的需求。繼之有必要培養學生具備各種跨領域的共通性能力,跨領域即朝向解放學科領域之間的藩籬,但仍保留學科知識的必要性,是以領域學習為立基與養分,領域知識隨著跨領域主題發展媒合嵌入而統整,並透過探究反思與實作,應用探究、倡議、敘事、論證、創新、反思等表現任務能力來深化領域的學習。因此,促進自主學習課堂主張「更多連接生活的概念通則,少些單向灌輸與講授」。

五、「後設認知vs.認知」:回溯傳統「老師和家長經常充當學生進步的外部監督者,但是可以早在小學時就開始將自我監督的責任轉移到孩子身上」。大腦自然集中於記憶而不是批判性思維。 因此,我們會常陷入我們的記憶,而不是產生新的或更深層次的思考。後設認知技能就是學生知道自己在學什麼、學的如何,自己是如何學習到此知識。透過了解與認識自己的學習歷程,有意識的運用計畫策略去設定目標、思考執行方式、克服困難;運用監控策略去確保朝向目標邁進;最後運用評估去做效果的判斷。具體透過做筆記、教師提問、自我詢問及錯誤分析、以及提供自我反思週記,協助學生把思考歷成寫下來,或是製作自評表讓學生自我檢核等方法,讓思考變成一種習慣,覺知自己在做什麼,這都有助於後設認知的訓練,奠基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因此,促進自主學習課堂強調「更多重視學生的內在思考和自我調節,不再限於外在學習成就的訓練」。

六、「評量vs.考試」:回溯傳統「零碎知識的記憶、機械式速度的練習」的考試檢查模式。一方面,造成成績至上「我得到了幾分?」的迷失,忽略真正重要的「我學到了什麼?」;另一方面,大部分的紙筆測驗中多偏重記憶與理解兩個層次,以致於學生普遍缺乏培養高階思考能力之機會。素養導向評量不僅於檢視教學目標是否達成,評估學習的過去式,也注重「學習即評量」,過程中為教與學提供明確的回饋,回饋學習的未來式;以及評量作為指標引導學習,培養後設分析能力來「促進學習」,引導學習的現在進行式。因此,促進自主學習課堂強調「不僅於Bloom認知領域目標分類的評量,更多在探究歷程中為了學習、促進學習的評量」。

七、「非認知能力vs.認知能力」:回溯傳統「傾向學習只發生於大腦,專注於考得出來的能力」,造成很多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及信心,尤其年級愈高、學習動機愈弱。長期忽略生理狀態變化,以及動機、情感、價值與默會等心理狀態變化對於學習與自我發展的深刻影響,例如恆毅力、堅持、好奇、樂觀、自我覺察、自我控制等。這些不在學校課表和成績單上的「非認知能力/品格優勢」的外掛程式,才是幫助學生提升「自我效能」、養成「成長型心智」,促進學習加乘效果因此,促進自主學習課堂重視「更多信任歸屬關係的營造、成功機會的提供,少些失敗的否定能力」。

八、「新成功vs.成功」:回溯過往「才德至上扭曲了人們看待成功的方式」。我們教孩子是與人競爭,還是與事競爭?隨著科技爆炸發展,「道德」也被置於教育議程的首位,以確保現今學生能妥善運用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以連貫和負責任的方式行事,據以開展一個成功人生和理想社會。處於文化與科技快速變遷世局,要從自我中心解放,能「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還需要具備「創造新價值」、「承擔責任」及「調和壓力與困境」的素養,一個人不論成為一個醫師、教師、警察、工程師、作業員或建築工人,他們都有權利同時是一個健全幸福的公民。換言之,成功沒有終極目標,是不斷自我完成過程,終生不斷發展累積內在素質來邁向自我完成過程即是目的。因此,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講究「更多為人生的考試,而非考試的人生」。

綜上,促進自主學習課堂意指在常規教學中發展有效的課堂實踐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習慣;其特徵有:1.「更多為學生而教,而非一直趕進度」、2.「更多激發學生熱情,而非使學生產生對失敗的恐懼」、3.「更多提出激發思考的問題,少些提供現成的答案」、4.「更多連結生活的概念通則,少些單向灌輸與講授」、5.「更多重視學生的內在思考和自我調節,不再限於外在學習成就的訓練」、6.「不僅於Bloom認知領域目標分類的評量,更多在探究歷程中為了學習、促進學習的評量」、7.「更多信任歸屬關係的營造、成功機會的提供,少些失敗的否定能力」、8.「更多為人生的考試,而非考試的人生」。

惟,要有助促進自主學習課堂持續且有效地帶動學校整體改進,除了微觀(五要素15原則)層面推動,尚須要宏觀層面(組織結構層面、組織學習層面、領導風格層面、組織文化層面、社區互動層面)共力,透過行動及反思來持續發展自我完善機制。